倒数第二次恋爱续集:人生就是一个大型摆拍现场
《底数第二次恋爱》续集头两集是追着每周更新看的,还是觉得这样煲剧受罪,就放下了。忍着养到更新几近完结才一口气看,我老人家现在所谓一口气,也不过是一天两小时,一夜追完一季的体力早没了。
我看这类斗转星移岁月流淌的日剧,基本不是为看剧情,不是为听他们来不来讲点人生小道理,不是为了共情他们夸里夸张的表演,就是为了那种进入氧气舱一样的气氛,虽然我也没进过氧气舱。围观剧中人吃什么穿什么,围观他们满满当当乱中有序玲珑之心的家具布置,尤其这部戏背景在绿茵茵的镰仓(来来回回重复中,总算记住かまくら这个地名了。)老房子典型的日式庭院布置,还有老友咖啡带我去过的极乐寺电车站和长仓家咖啡馆,简直像沉浸式地在屏幕上串了个门,赶上我现人生阶段选择的生活态,就是这样的节奏,安安静静地自己跟自己相处,不太需要太多外界刺激,看这样的剧简直不是在看剧,是被同步生活。
小泉今日子为这个剧奠出了女人最美的60岁,灰白头发,完整妆容,宽宽松松的日式穿搭,吃吃喝喝,暧昧进行到底一二,同频好友二三,再完美不过了,没有什么烦恼不是一顿小酌能化解的,算是日剧给出的人生乌托邦。结尾处给这场人生倒数第二次恋爱一点交代,和平说,等你有一天准备好了,我们可以一起生活,我想看看早晨起来素颜的你。很好,这两个因为怕失去不敢进入恋爱程序的中老年人的恋爱终究还在瞭望中。
剧中一直在倒计时千明60岁从电视台退休的日子。千明和她的女朋友都面临退休前尴尬,也是啊,比如你还有半年就退休了,自己估计没啥心思做事,别人也费事多搭理你,反正就是把日子混过去,这期间肯定要发生伤自尊的事。千明说老了有那么糟糕吗,像做了什么错事。想想我老人家47岁时候就把自己的休给退了,是做了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就我这小胸怀小格局,真的进入退休被嫌弃期非被整抑郁了不可,其实还没退就快抑郁了,实在不是混职场的料,稀里糊涂混了这么多年,已经算是超能力待机了。
傻大姐人生典子,误整误撞成为为杂志拍照的展现美好家庭妇女生活的模特,觉得自己家太乱,跑回娘家摆拍,拍完又有点沮丧,觉得照片上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自己是撒了谎,去跟千明倾诉。千明说,模特和演员的工作,就是因为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才有趣。
我觉得写字也是一回事,我前段被人说了很多次人文不符。这就是我一贯以来的观点啊,人不如其文肯定的,原来是笔现在是打字的手指头是受主人控制的,下意识用它们塑造主人想要的人生态,缺啥补啥,那是文字记录的功效之一。何况也没那么夸张,没整容没削骨,也没蹦跶得多离谱。就像典子为杂志拍的照片,没人追究那是不是她自己布置出来的日杂风家,只要读者和典子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就好了,人生就是一场大型摆拍现场,有意无意都在摆,不然你拍照为什么要拢龙头发抿抿嘴唇,都是想摆利索嘛。
剧中没有坏人,没有嫉妒恶意陷害攻击性的人格出没,有的角色出场有点烦人脸谱化,慢慢也都软化了,人人爱人人,尤其都爱和平和千明,符合日本社会对平和确幸温情的玩命儿追求。
三浦友和状态也很能打哈
让我不太舒服的角色,一个是万里子,漂漂亮亮的女孩子,为什么没事要背弓成一个大虾米行走,还有她的双胞胎天使哥哥,对着镜头咧嘴笑得有点假,之前做天使的人设我也不是很理解得了。总之日剧式夸张表演是我一直有点不适应的点。
没计算好,最后一集更新晚了一天,没连续看成,又不想插播其他剧把感受弄乱了,就把第一季2012年出的SP翻出来看了一遍,13年前小泉今日子显得超年轻,这么看剧,像穿越来穿越去,人生像出了点bug的一个程序,人一会老一会儿年轻。
悬案解码:法庭会释放他们但命运不会
今年的网飞新剧,根据丹麦原著原片改编,导演和编剧是Scott Frank,也是前两年大火的《后翼弃兵》的导演编剧,Scott Frank的剧本非常棒,写过《少数派报告》和《金刚狼》等。
开始以为又是像《重任在肩》那样,讲警届高层深度腐败的,尤其演员也有重合度,《重任在肩》离的副总警长之类的,在本剧种就也被坏人搞定了,演心理医生的Kelly Macdonald,是《重任在肩》最后一集里的半黑不黑的警察,这些关联误导了我的联想。结果案情是一对精神病母子主导的。很多时候人生甚至人类历史的大事都是小人物的一念之差起因的,并没有什么历史车轮之类。至于人性,真是不能抱什么期望值,坏起来被灭绝一次都不够。
还有桃金娘因为在《幸福谷》中演一个和狱中杀人犯变态恋爱并做帮凶阴森森的角色,所以她一出现,我就把她打入疑犯名单,觉得她要害女主Merritt和弟弟。这就是煲剧浓度太高的副作用,演员在不同剧中角色串sai儿互相干扰得厉害。
剧超级烧脑,甚至有点超过我的智力水平,看着看着经常要往回倒来再看一遍,不然跟不上节奏。缺啥补啥吧,就是严重爱这口。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老警察开着车就看到了那个囚禁女主的高压氧藏,男主Carl和Alexei东钻西钻地钻进一个巨大车间一样的室内空间,才赫然发现了高压氧舱,那玩意儿到底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啊,我为这类弄不明白的地方还加入了这个剧的豆瓣小组提问,遗憾地是,至今没收到任何回复。
Mathew Goode演的颓废男主远远没有他的搭档叙利亚大叔和Rose可爱,人设设定有点《流人》中的老爷子Lam但没有Lam那么厚,叙利亚大叔太宝藏了,简直是阿拉伯神灯,球到他手上脚下,就看好吧,准进。
第9集循环播放的那句很有力量:“我坚信那些犯下暴力罪行的人,永远都逃脱不了的,法庭可能会释放他们,但无论良心、业力、还是老天爷,无论如何,他们最终都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受到惩罚。”
《年轻气盛》这片子好欧洲啊
《我的天才女友》导演保罗·索伦迪诺导的非常欧洲的文艺片,怕闷怕情节悠悠的就免了,这是《暮色将至》的猥琐男人版。
此片导演保罗·索伦蒂诺197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痴迷文学,还出版过小说。但他的家庭不允许他自由选择职业,他在大学主要研习经济学。在16岁时,他的父母遭遇意外身亡,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最终选择了踏上电影之路。
1994年,索伦蒂诺推出了第一部短片,随后以编剧的身份进行电影创作。2001年,索伦蒂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同名的人》(One Man Up, 2001),之后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常客,并凭借《绝美之城》获得201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明天就安排《绝美之城》)。这些都是索伦蒂诺《我的天才女友》之前的事迹。
《年轻气盛》故事发生在瑞士雪山脚下的度假酒店,入住的都是曾经站在人类巅峰的年迈名人。比如大腹便便地在泳池里走走躺躺泡泡的马拉多纳。这些芳华已逝的老家伙,每天就是按摩,治疗,看看美女,间或也召个妓。年迈的精神和身体都非常不养眼,老男人在一起最日常的话题是昨天尿得怎么样。世界间或也会想起来他们,比如英国王室代表死乞白赖想让大指挥家米克出山指挥一场他自己的作品,说女王和查尔斯王子好这口。米克的老友大导演弗雷德则带着几个呆呼呼手下在度假酒店攒自己“遗作”——最后一部电影的本子,但是他一手捧红的合作了11部的老明星简·方达为要在一部电视剧里演三年酒鬼拒绝出演他的电影,并棒喝他收手,别再拍什么不可能像样子的可笑遗作,毁掉一世英名。这话对,但,谁的一世英名不是用来毁的呢,生前不毁生后也难保,比如宗老爷子。
指挥家是Michael Caine演的,把那种穿上衣服还风度翩翩,脱了衣服是一具残败身体的老男人演得入骨,比较遗憾的是他演指挥家不行,最后登台的镜头,跟做广播体操似的,远没有演庄园管家有灵魂。
台词很筋道,摘录几段:
弗雷德跟米克的女儿看望远镜时候的对话:这是你年轻时候看到的样子,一切都看上去触手可得。可当你老了,看什么都觉得遥不可及,因为已经逝去。
弗雷德:理智的人没有品味。
女儿:(康复)帮你恢复身材。
父亲:我一把年纪,恢复身材等于浪费时间。
《绝美之城》:看完想拔腿就去罗马
还是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迪诺的作品,画面实在是太美了,差不多就是写给罗马的情书吧。跟浪漫的《罗马假日》不一样,《绝美之城》铺陈的是意大利人自己的罗马,深不可测的,灿若星河的,滔滔不绝的,高高在上的,探索的,肤浅的,糜烂的,不舍昼夜的。
影片中提了几次,福楼拜想写一部什么也没说的书。保罗·索伦迪诺拍了一部什么也没说的电影,也不是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但是因为罗马太美,太抢镜,电影说了什么都顾不上琢磨了,就是一直在盯着罗马看,尤其夜探罗马那场戏,那么豪华的美在一寸寸的光亮中绽放,绽放。
豆瓣上把该片称为一部罗马城的《追忆似水年华》,一部意大利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部用意大利文写的《浮士德》。港版译名叫《罗马浮世绘》是把日本国粹也拿来作比了。
有段男主Jep刻薄一个有点端有点颐指气使整天政治正确发空洞牢骚的著名女作家说:Stefania……你53岁了,跟我们大家一样过着残破的生活。你不该高高在上,狗眼看人低。而是应该跟我们有同感。我们都在绝望的边缘。能做的就是照看彼此。彼此陪伴,开开玩笑……你觉得呢?
句句到肉,谁都别装了。
看完这部电影,估计没去过罗马的人,都恨不能拔腿就去,去过的,还是要拔腿再去一趟。
后面的私货:
对了,这周还看了向田邦子的两本书,《寺内贯太郎的一家》和《宛若阿修罗》,向田邦子被誉为日本张爱玲。有张爱玲的琐碎,但比张爱玲要温暖。
比如寺内贯太郎的霸王拳在上,柔软在下。书中形容他,他有着过人的体重和过人的体贴。他对家中的几个女人,老妈,老婆,女儿都极其在意,但上手就打人,张口就伤人。再有责任心和良善在内,抬手就打人这也有点受不了啊。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