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看 瞧瞧看

明明热搜爆了又爆,可惜了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577

最近的热搜被一部国产剧刷屏。

《难哄》开播,现偶题材难得出了一部有望火的剧。

热播6天,12集剧集一共有203条热搜,2554多万讨论量,阅读量高达124亿。



热搜词条爆了又爆,本以为是今年第一部爆剧。

仔细一看,并非是爆红,乃是黑红 差评不少。

兼具原著IP影响力和主创团队知名度。

初步官宣影视时,有人断言必然会打破现偶窘境,拿下年度现象级爆款。

白敬亭和章若楠高颜值同框,确实拉满期待阈值。

谁曾想,一直播到第9集,“烂剧”被实锤了。

开局,热度起得不够高,明显不达预期。

一部新剧刚开播,低走高开或高开低走现象普遍。

开场评价一部剧的好坏,轻易因为草率而判定失误。

本着“好戏在后头”的期待,继续观摩。

直到第9集,“难哄删除争议镜头”的词条迅速爆发,引起第一次全网差评点评。

大尺度镜头出现在现偶剧,“引起强烈不适”热议炸锅。



导演、编剧、主演、吻戏、直播等等全被审判。

热搜清一色吐槽,槽点越挖越多,好好的一部剧沦陷舆论浪尖。

很多人都没想到,这部剧带着“预爆”之势的2025年高水准偶像剧的“塌房”得这么快。

影视化改编 加戏

“性骚扰”的改编部分率先掀起抗议热潮。

“性骚扰不可以成为流量密码”的呼吁,批判这种为博取眼球而不惜不择手段改编加戏行为。

虽然引起争议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删除,进行尺度处理。

但是观众不买账。

小说影视化改编翻车层出不穷。



多大的IP,碰上不靠谱的编剧导演,投机不成反成差评缺口。

暴露出一个致命短板,相当于前面堆积的印象高度坍塌。

现在的观众都呼吁创新,对全方位质量突破提出新高要求。

导演和编剧不进不跟进时代发展,还搞起了“复古”潮流,再现早期台剧苦情女主和富家公子的“差距”情感纠葛。

过时的创作,让甜宠温暖治愈风透着股浓浓台偶味。

“复古”运用得当,创造一部佳作也并无不可。

比如年代剧,多次凭借高水准创作打造贴近生活的人间烟火年代故事,创作出优秀佳作。



但结合时下与时俱进市场需求的前提不能忽略。

曾经的现偶题材,离开爱情元素会显得单调乏味,没有观剧激情,不够沉浸式共鸣。

台偶早期的偶像剧风格一度风靡亚洲,得益于挖掘两性情感碰撞,采用原生家庭背景、家庭复杂矛盾等优化戏剧化,激发冲突而达到沉浸式代入感。

现在的现偶题材谈到爱情容易崩塌,稍不细致抓住市场需求,一点点偏差就有可能沦为烂剧之最。

现在的霸总强制爱狗血情节一旦失去现实支撑,悬浮剧集不会有太多观众愿意买单。

适当以现实困境遭遇衬托主角坎坷人生可以,但没必要将所有的困难一股脑堆砌,超出范围只会适得其反。

该剧才9集,校园霸凌、出租屋偷窥、大街上性骚扰等等,所有一直以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蜂拥而至。

过量的敏感信息出现在偶像剧题材,浪漫主义被现实主义取代,敏感话题的密集性易引起愤怒,甚至形成观剧压力。



很多人观看现偶是在探寻释放压力空间,寻求片刻歇息,寄托情感,获得心灵治疗和满足。

剧中的温暖治愈氛围未出,压力焦虑情节先形成情绪主导,主次颠倒,味道变了。

“加戏”改编部分强行突出光环,资本掌控戏份。

导演一边让温以凡遭受编排好的学习、生活、工作各层面“现实毒打”,一边让桑延白马王子之态及时出场“英雄救美”。



一个去“光环”,一个是强加“光环”。

原著男主不出现的地方,剧里有,每次出场的原因不外乎耍帅跟拯救女主。

温以凡的视角叙事,延桑的出场总是自带“突降男神”光环高大帅气形象。

温以凡本是一个自强、自爱的独立女性设定,剧里成了柔弱不能自救,关键时刻必须“天降男神”才能逃脱危险。

刻意加戏和对于强加女主苦难的改编,让部分观众认为明显拉踩,性别话题引起不满。

男主戏份太多,存在感强。



其次,配角加戏。

男二女二的感情戏,导演构建情感故事线,凑情侣配对。

桑稚的戏份很多,该出现不该出现的情节絮叨一堆。



这些情节的出现,增添了许多没必要的情节,没有起到丰富层次效果,冗长而拖沓,影响进度条进度。

温以凡一个独立个体变成了一个依赖他人的角色。

原著并未突出性别“强弱”问题,温以凡的设定核心突出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个性。



其他角色也有各自闪光点。

剧里,女性角色现实生活或职场事业,几乎一直处于弱势姿态。

温以凡之外,女配角的遭遇同样不理想。

一样是从高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找工作处处碰壁。

反观男性角色那边,事业和生活没什么太大问题,轻而易举解决问题。

女性这边落难,他们及时登场。

这部分的落差被认为强加处境、贫富对比,女性角色沦为经典偶像剧女主里“柔弱女子”,个性被磨平,没有特点,限制魅力四射。



从遭遇、原生家庭、能力问题,“男强女弱”的叙事削弱原著的原汁原味。

大部分改编剧情里,突然的人物成为剧情推动工具。

桑延好兄弟住进合租房子,推动温以凡误会、猜测。

温以凡大伯母突然出现,之前在出租屋没出现过的梦游情况勾起ptsd,顺势而为跟延桑开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暧昧拉扯。

温以凡和延桑双向暗恋的情感从校园时期开始,但青春稚嫩时期的笔墨少。

缺少前情感史层层铺垫,匆匆一笔带过进入高潮暧昧阶段,人物情感渐入的浓烈铺垫不足,导致后面的壁咚、拉扯突兀、僵硬,影响情节流畅性,代入感不强。



后来的相遇到相爱,全靠给温以凡制造困境,一遇到危险,桑延挺身而出,依赖于“英雄救美”式挺身而出拉进彼此距离。

人物情感重新新激发的浓烈度和深情度陷入旧套路悬浮感。

为爱而爱,行为举止是暧昧了,但是还是显得很平淡。

“同居”之后,又依靠“工具人”推动关系。

温以凡突然的梦游适时出现在同居时段刚好是双方情感升华阶段。

“创伤工具”加剧狗血,沦为肢体接触的廉价道具。

工业糖精超标,亲密动作多却不对味。

单纯从浪漫角度看,不够精彩。

从现实主义看,爆米花情节缺乏深度。



标榜温以凡的自立自强,但每次陷入困难都是男性的帮助解脱安危。

有人说“明明欺负温以凡的都是男性,后面救人于水火义举的也是男性,却着力突出男性“偶像剧主角”登场的英俊潇洒,真的很讽刺。”

“救风尘”叙事老套,女性主义觉醒的降维打击。

女性觉醒在当下的话题热度高,许多题材挖掘符合主流思想,深度展现女性角色的强大内核。

女性角色面临现实困境时所作出的反应,解开难题的方法,在精神鼓励层面提供更多积极向上能量。

认知提升,自我认可,时刻保持冷静清醒应对困难的思维正成为一种共识。



这不是影视剧情需要,是现实照进电视剧。

剧中,现实困境部分一味推出问题而不是当事人解决问题,有悖于女性主义觉醒、反击。

故事线、戏份增多,没那么重要的角色出场频率高。

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没讲,想看主角情感发展,被一些没必要的絮叨拖沓。

正如网友所说,导演估计想打造一个生活化、群像化的偶像剧。



只可惜赶“时髦”,努力用错地方,改编导致逻辑混乱,吃力不讨好。

旧偶像剧风格落后,群像打造能力不够,试图创新部分沦为槽点。

随情节深入,槽点越扒越多。

演技部分被诟病。

演技完成度不高,动作、表情僵硬,大大削弱角色魅力。

白敬亭动作和表情堆得太满,几秒钟八百个动作,而且为耍帅而耍帅成分居多,不够自然,甚至有些用力过猛,原著男主高冷人设崩塌。



章若楠没有演绎出情绪起伏,伤心、难过、失落共用同一个表情,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清晰。

当然,抛开专业实力发挥不足部分,“颜值大赏”是加分项。

高颜值组合的“颜”没有太大争议,剧里剧外,他们的“颜值”最具号召力,是该剧一大亮点。

不管怎么样,全网话题高,词条登热搜也算在同期热播剧中被看到了。

现偶题材迟迟没出新爆剧,这些新剧的出现,勇于探索前进方进程,将是下一部热剧提供创作思路。

国产剧不缺少作品,但缺少一部优质作品点燃新一年市场热度。

THE END
265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